top of page

Soci Snack - #1
「儀式・適宜?」

 

相信大家對以下的活動並不陌生:
(1) 開sem飯/勁過飯
(2) O camp/O day
(3) Mock Cam/Campaign (咨詢大會)
這些在大學非常普遍、流行的活動其實都可以稱為「儀式」(rituals)。儀式可大致分成兩種: 集約化儀式(rite of intensification)和通過儀式(rite of passage),兩者皆對參與者的社會身分(social indentity)有影響,前者強化現有社會身分,後者則象徵改變社會身分。先以一般認知下的儀式作例子說明: 開學禮同時屬於集約化儀式和通過儀式,因為它既能強化參與者身為學生的社會身分,又能象徵參與者由較低年級的學生變成較高年級的學生。
把這個定義套用於上述三個活動中,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它們是儀式。以mock cam/campaign為例,幾乎每一個大學學生組織幹事會都必需經過上莊和老鬼連日的萬般刁難,方可成功上莊。而這個可怕的經歷,不單如字面般讓會員咨詢候選幹事會,還有強化組織幹事這個社會身分,以及由普通學生變成組織幹事的象徵意義。這也顯示了mock cam/campaign同時屬於上述兩種儀式的分類。讀者又是否知道其餘兩個活動是屬於何種儀式,而它們的作用又是什麼,以致如此分類?
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指出人之所以會對團體有歸屬感、服從團體規範、排外,都是因為人在社會上把自己歸類,淡化自己和同一團體內的人(我者)(we)的之差異,而誇大自己和團體以外的人(他者)(they)之差異,這種自我歸類作用(self-catagorization)是社會認同理論的基礎。儀式在社會身份/社會認同形成中的作用,就是誇大、強化「我者」與「他者」之間的界線。就好比學生組織幹事,「經歷過campaign」和「沒有經歷過campaign」是劃分學生組織幹事和其他學生的界線。
大學的傳統活動年年復年年: O camp,每一年都有; campaign,每一支莊都經歷過; 不少人都質疑過它們的存在價值。筆者亦非全盤接受其現有模式,只是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讀者以另一個角度思考它們的存在價值。不過這樣的儀式到底是否應該以這個方式存在,又是另一個問題了。當然,筆者亦希望讀者能對社會學有更多認識,並對此產生興趣。
----------------------
Soci Snack, 輕鬆學習社會學!

bottom of page